中国企业破壁之路如何走?
2018-01-12 16:09:21来源:清华管理评论热度:评论
本内容关键词:企业构筑 战略路线 HR369人力资源网推荐资讯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了改革开放后,外企利用其雄厚的实力,为中国企业构筑起了10道创新壁垒。今天,我们将继续介绍中国企业创新突围的基本路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贵生认为,破壁之路有四条——绕开壁垒、降低壁垒、化解壁垒和强攻壁垒。
--------
突破壁垒的路径
我国企业创新面临着一系列壁垒,企业要创新就必须突破种种壁垒。可以说,企业创新的基本使命是“破壁”或“突围”。
破壁的基本路径有四条:绕开壁垒、降低壁垒、化解壁垒和强攻壁垒。
以下就我国企业如何谋求破壁进行历史考察。
在“与狼共舞”的竞争环境下,处于弱势地位的本土企业普遍实行“低端切入”的战略路线,用低端技术创新绕开技术壁垒,用“农村包围城市”绕开市场壁垒,以完成“进得去”的破壁。
以汽车业为例,吉利、奇瑞、比亚迪、华晨、五菱、哈飞、长安等在进入汽车产业时,都选择了单车价格10万甚至5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切入,并且广泛采用与国内外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的策略绕开了技术的壁垒。
以通信业为例,华为、天宝、华科等在刚进入通信设备行业做交换机时,都从提供450-660元人民币/线的小容量程控交换机做起,从农村市场起步,而当时国际主流的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价格都在2000元人民币/线以上。
就机床业而言,诸如沈阳机床厂、大连机床厂等在刚进入数控机床产品市场时,都定位在提供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程控机床,这一价格通常只有国外同类机床价格的1/3。
就彩电出口而言,国外企业CRT彩电的出口价格高达500-600美元/台,而国内企业CRT彩电的出口价格通常在100-110美元/台。
在产业价值链和技术链条上,我国企业创新的战略路线选择常表现为“逆向创新”,以在发展初期绕开壁垒。
技术链的基本特征是,关键和核心技术往往在技术链前端。在战略选择上,通常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正向创新”,即从前端开始逐渐向后端推进;另一条是“逆向创新”,即从后端开始向前端爬升。我国企业通常采用的是“逆向创新”路线,这一路线在起步阶段有利于绕开壁垒,并且与企业能力阶段性升级相吻合。
以光缆光纤行业为例,“产业链”和“技术链”可以归结为:制棒拉丝成缆。中国该行业曾试图从前端制棒开始切入,结果失败了;随后企业探索出成缆拉丝制棒的逆向创新成长之路。
面对复杂技术产业(产品)时,企业采取“拆解-集成”创新策略,以降低壁垒。
通过对汽车、通信设备和机床等4个案例行业的观察发现,国内企业在刚进入某个产业时,尤其是进入复杂技术产业时,很难直接突破进入壁垒。但在全球化趋势下,产业体系分工日益深化,技术环节和产品生产环节的模块化、独立的技术供应商等新的专业化的技术组织形式的出现,使得后进入者可能通过对技术链的“拆解—集成”而形成新的发展模式,降低技术研发和生产过程壁垒。
例如,汽车产业本土企业在进行整车设计制造时,利用了产业模块化组织方式,将复杂技术拆解为单元技术,将复杂产品拆解为独立模块,然后加以集成。如华晨利用意大利Pininfarina公司设计外观、利用保时捷调校底盘;奇瑞利用福臻公司开发模具;吉利和韩国大宇、德国吕克进行联合设计,都是“拆解—集成”创新策略的例证。通信产业中巨龙、华为、中兴等企业都采用了自己设计交换机、核心芯片外购和电路板生产外包的方式来进入产业,也为“拆解—集成”创新策略提供了证据。
成本创新(降低成本的创新)是我国企业最普遍采用、也是最有效的创新选择,这是中国本土企业创新的最大优势,成本创新为绕开和降低壁垒提供了基础性支持。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企业认为“优先考虑能将已有产品成本降低的创新,其次是发展差异化产品”符合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说明了成本创新是企业创新战略的主要选择。从产业实践来看,汽车产业中按职能建厂的模式、用人工代替机器生产线,通信产业利用外部科技资源研发,彩电业通过国内采购和自建体系替代进口散件组装,都是成本创新的典型证据。通过成本创新,本土企业得以绕开和降低壁垒,实现低成本—低价格—低端市场占有的战略目标。
抓住和创造创新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干中学成长创新能力,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能力。
技术学习是组织利用内部和外部有利条件获得技术的行为,是一种体现主体激励、能力和获得技术的集合行动。技术学习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追赶问题的核心,知识转化和学习实践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企业只有获得、把握创新实践的机会,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获得和创造知识,实现企业知识存量的持续增加和企业能力的全面成长。这就意味着:第一,干中学首先必须获得干的机会然后才能学习;第二,企业的知识存量和能力必须随着学习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提升。
您的支持是分享的动力
上一篇:全球最卓有成效的CEO从不在乎这个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力资源资讯热点
- ·抗议同工不同酬 BBC中国新闻总...(01-09)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发国际社会...(12-22)
- ·评论:如何引导年轻人向实体产...(12-13)
- ·观点: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东...(12-11)
- ·投资人与创始团队隔空互怼 摩...(12-25)
- ·营改增周年税改红利密集释放 ...(04-28)
- ·增速6.5% 工业经济实现2010年...(12-26)
- ·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 零售业...(12-26)
- ·一些煤矿职工培训模式单一 流...(12-26)
- ·基金公司总经理平均年薪511万 ...(12-25)
- ·网酒网员工大量离职:市场部走...(01-11)
- ·今年企业降本减负将再加码 官...(04-12)
- ·“网红工厂”走俏 :专业化训...(12-27)
- ·澳研究:父母过度工作狂 孩子...(12-06)
- ·统计显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12-14)
- ·如果贾跃亭不回来,我们还能做...(12-27)